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 理论文选 >> 专家视点

李荣珍:让哈达铺的红色故事传世远播

22-11-15 16:10 来源: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编辑:洪煜然

  哈达铺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尤以红色故事为盛。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哈达铺,一个个红色故事犹如阵阵波涛冲击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新的感悟和启迪。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哈达铺的红色故事》就是这样一本弥漫着书香并引起许多读者关注的红色故事书。

  亲历人讲故事有着切身的感受,更容易打动人。《哈达铺的红色故事》选录了一批长征将士讲述的故事。如时任红四团政委的杨成武的《突破腊子口 哈达铺大整编》讲述了中央红军长征进入甘肃首先经历的两件大事,一是打下了险绝天下的腊子口,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脱离险境,进入甘肃腹地;二是中央红军在哈达铺对部队进行大整编,一支精编干练,更利于军事行动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哈达铺宣告诞生。在杨成武眼里,读者会看到天险腊子口的山势:“这里地形险峻极了。沿沟两边的山头仿佛是一座被一把巨型的大刀劈开了似的,既高又陡。周围全是崇山峻岭,无路可通。”在无路可通的崇山峻岭中杀出一条血路来,就把杨成武率领的红四团的艰巨使命烘托出来了。在杨成武的讲述下,我们看到了自告奋勇攀登悬崖峭壁的苗族小战士“云贵川”的勇武身姿:“越往上,这个瘦小的身影越小了。我们真担心,万一他失手,从那高崖上摔下来,可就糟了!这位苗族战士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真是千钧一发呀,因为他一个人的成败关系着整个战斗的胜负啊!”在腊子口前,挺身而出要求担负主攻任务的是共产党员,他们齐声喊着:“我们是共产党员,请考验我们!”不惧腊子口天险,不怕敌人枪弹,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大无畏品格,就是所有参加战斗的红军将士不怕艰险、敢于牺牲的勇武气概。受战士们的感染,杨成武激情迸发,以“腊子奇无险,勇士猛攻关。打开北上路,不惜一恶战”的铿锵诗句激励战士们投入战斗。在正面进攻和迂回部队从敌人侧后攻击的联合战斗中,天险腊子口终于被攻克了。杨成武总结到:“腊子口一战,是长征途中少见的硬仗之一,也是出奇制胜的一仗。这一仗打出了红军的威风,显示了红军战士智勇双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硬骨头精神,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把红军困死、饿死在雪山草地的计划。从而,它也就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这样生动感人的讲述恐怕是后人很难在追述中达到的鲜活和高度。

  长征落脚点的选择是重中之重的大问题,长征途中,曾有多次对落脚点的选择,但由于各种原因,均未如愿。在哈达铺这片福地里,却喜出望外的传递了福音,就是在哈达铺存留的一批报纸上,看到了刘志丹领导的陕甘红军扩大巩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消息,这为党中央确定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发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依据,也使得落脚点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张闻天夫人刘英讲述的《张闻天在哈达铺写“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时任红一军政委的聂荣臻讲述的《打开腊子口 进驻哈达铺》,时任红一军直属侦察连指导员的曹德连讲述的《毛主席叫我们找“精神食粮”》以及学者李安葆讲述的《哈达铺重大决策》,陈宇讲述的《两万里征途寻圣地 哈达铺报纸定方向》等红色故事都生动反映了落脚点选择的故事。

  在中央红军的队伍中,有着不少甘肃籍的战士,他们大多是1931年在宁都起义时加入红军队伍的。天水人徐国珍就是其中的一位。徐国珍讲述的故事《哈达铺筹粮》记述了红军进入甘肃后,开展地方群众工作需要熟悉甘肃情况的战士,就将徐国珍从战斗部队调到红一军的群工部。“我随先头部队行动,为部队筹粮筹款,做群众工作,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和北上抗日的主张。因为我是甘肃人,熟悉情况,开展群众工作有很多便利的条件。”徐国珍果然不负众望,出色完成筹粮任务。“我们在哈达铺筹集了大批粮食,主要是用银元买的,同时,还从商人和群众那里买到了盐巴、药品和部队需要的东西。在哈达铺东面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个理川镇,鲁大昌部队的一个运输队驻在那里。我和先头部队赶到那里,把敌运输队截获了,缴了大批的布匹和棉花。”

  “大家要吃得好”是中央红军在哈达铺提出的独特口号,这也是长征途中唯一提出的以“吃”为主题的口号。对此,杨定华(据后来考证,即为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邓发)的《大家要吃得好》讲述到:“这个新奇的口号,是我到红军几年来第一次听到的,这大概是因为红军体力急待恢复的缘故吧。这也是红军政治工作的特点和无微不至的地方”。哈达铺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在许多老红军的记忆里,都有对哈达铺难忘的记忆。时任红一团团长的杨得志在《哈达铺难忘的三件事》里面,就将哈达铺比喻为闽西长汀,而长汀被誉为中央苏区的“小上海”,可见在红军的眼里,哈达铺是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过后见到的少有的繁华集市。担负中央军委二局译电工作的戴镜元在《从腊子口到哈达铺》里记述到大家理发洗澡的事:“这是过草地以来第一次洗热水澡和理发,全身顿时减轻了重负,感到轻松愉快。”时任中央宣传部干部的成仿吾在《进入哈达铺》里说道:“每个伙食单位都买了羊肉和白面,几个月不吃油盐的指战员,都痛快地吃了几顿饱饭。”哈达铺不仅是中央红军的加油站,也对一年后长征到达哈达铺的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作出了贡献。时任红四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的陈振国在《忆长征在陇南的艰苦岁月》里讲述到:“两个多月的草地生活,见不到群众,吃不上粮食,现在一下子来到这样好的地方,我们简直高兴坏了。部队一住下来,就买猪买鸡,改善伙食”。时任红十八师政治部民运科长的严汉万在《忆长征在“成徽两康”的休整》里讲述到:“崭新的鞋、帽、衣服都做成了,衣服的颜色虽然灰、蓝、黑不同,但样式统一,帽子上还缀了一颗布做的红五角呢。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这套衣服穿起来确实增添了不少的威仪,群众看了都竖起大拇指称赞。”曾任贺龙警卫员的周龙在《红军来到哈达铺》记述到:“由于乡亲们的积极支援,各部队筹集了不少粮食物资。从机关到连队伙食很快大变样,粮、菜、肉天天能吃饱。同志们都高兴地说:‘到了哈达铺,吃上白馒头,过年啰!’”

  红军长征一路征战,兵源的补充是重要问题。沿路的扩红工作始终在进行。正是在哈达铺的红色故事里面,我们看到了有声有色的扩红工作,看到了甘肃儿女火热的红军情结。在严汉万、杨秀山、张明远等红军将士的讲述里,都有扩红工作的生动事迹。如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保卫局侦察科科长的杨明远,因他是甘肃岷县人,部队即将他安排在岷县任岷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其主要任务就是宣传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建立地方苏维埃政权,为红军筹粮筹款,开展扩红工作。张明远讲述到:“我的家乡土地瘠薄,人民生活困难,又都对红军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因而扩兵工作一展开,立即有近三千人从四面八方跑来当红军。我就成立了一个独立团,自己兼任团长,到会宁后,便把这个团交给了五军团”。严汉万讲述到:“在徽、成、康、两当等县,共招了新兵近三千名,大大扩充了军队,改变了局面。”难能可贵的是《哈达铺的红色故事》还收录了几名当时参加红军的哈达铺地区红军战士讲述的参加红军故事。如刘德胜的《我参加红军过程的回忆》,全生祥的《我走过的革命道路》,陈金龙《参加红军情况的回忆》,赵福有的《我参加红军的情况》等,见证了哈达铺人民踊跃当红军的热烈场面和愿意跟着共产党和红军走的动人情怀。如全生祥讲述到:“问我为啥要当红军,我说:我们是孤儿寡母的穷苦人,我给商户人家放牛,红军爱穷人,我想参加你们的队伍。一个站哨的红军战士把我领到马土司衙门里,我就参加了红军。”刘德胜讲述到:“红军要走了,我们哈达铺游击队也跟上开了。当时叫游击大队,走时有一千二百多人。”赵福有讲述到:“我编到四师十二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这时候我发现有不少成县一带人也参加了红军。”这些扩红参军的篇篇讲述里,印证出这样一个道理:红军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苦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

  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胜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党在率领红军长征中能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这也是长征精神的真谛所在。《哈达铺的红色故事》,几乎篇篇都可见这样的重要内容。如杨成武讲述了在哈达铺请群众与红军共同会餐的故事,房东老大爷被红军爱民行动所感染,将珍藏的准备过70寿辰的一坛酒也拿了出来,祝愿红军北上抗日,旗开得胜!“房东老大爷的参加使我们的会餐增添了新的意义,尤其是那坛珍藏了几年的酒的突然出现,它不仅温暖了我们的心,而且使我们深深感到人民子弟兵和老百姓真是一家人、一条心啊!我们有这样的靠山、这样的后盾,北上抗日又有谁阻挡得住呢!”杨定华的讲述里,是群众对红军的夸赞:“咱们几十年未看过红军先生这样好的军队。”严汉万的讲述里,则看到红军北上离开时群众依依不舍送行的情景:“部队刚集合,群众就围上来了,有的提着洋芋,有的提着鸡蛋,有的拿着饼子,一个个眼泪汪汪地往战士手里塞。冯大娘可怜巴巴的,不知什么时候存下两个鸡蛋,也拿来向我口袋里装。……群众把一切的感情都汇合成这样几句话:‘中国共产党万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打倒反动派!’‘红军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回响在陇南的群山之中。”除了红军将士亲身经历讲述的故事外,当地史志、档案工作者和红色纪念馆的同志们也收集整理了不少当地发生的故事。如罗卫东的《红军奇袭哈达铺》,马超的《祖母当“神医”》,高敦、李珑的《贺龙赠送盒子枪》,赵新平的《红军馍》《听周尚仁讲红军的故事》,赵王林的《一把铜勺寄深情》等等,一个个叙事生动的故事见证了红军与哈达铺人民生死与共的鱼水深情。

  《哈达铺的红色故事》并非巨篇鸿著,20多万的字码里,讲述了57个红色故事。但其意蕴深远,引人入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他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因此,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而《哈达铺的红色故事》的编辑出版正是在践行神圣的历史使命。由此,愿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让哈达铺的红色故事传世远播,赓续传承红色基因,让先辈们打下的红色江山千秋永固。

  (作者:李荣珍 系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