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 弘扬践行 >> 红色记忆

从童养媳到红军女连长刘照林

19-02-26 11:36 来源:长征中的川籍女红军 编辑:王烁

  刘照林(1912—1991),四川通江人。1933年参加红军,最初被分配到南岭妇女被服厂(妇女工兵营前身),之后她同张茶清等人创建了巴中恩阳河妇女工兵营第二连,曾任妇女工兵营排长。1934年任妇女独立团一连连长。1935年2月调到红四方面军军部后勤独立二团担任连长,随后不久参加长征,到达延安。1941年调到延安市政府妇联工作。1950年与丈夫一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调中国人民解放军辽宁省开源县速成中学学习,任中队长,后因病休养至离休。

  从童养媳到红军连长

  1912年农历九月一日,母亲出生在四川通江县大兴乡刘家梁一户贫苦农民家中,母亲原名刘仕英(后改名刘照林)。外祖父是生意人,将山里的土特产背到汉中去卖,又将汉中的盐巴和机织布背回通江卖,搞长途贩运挣些苦力钱,维持一家人的开支,生活还算过得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多了起来,又有了三个妹妹、两个弟弟,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因为家境贫寒,为了小弟、小妹的生存,我外祖父忍痛割爱,将母亲卖到草池乡狮子岗罗家坪一个家境比较富裕的人家当童养媳。旧中国的童养媳,名义上是少东家未来的老婆,实际上只是东家的长工。

  母亲在罗家起早摸黑,有干不完的农活和家务事,从来都吃不饱穿不暖,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稍不留意就要挨打受骂,没有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

  1932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撤离鄂豫皖苏区,过陕南,翻巴山,进军川北,于12月18日占领通江两河口,25日攻克通江城,旋即挥师直下巴中、南江。12月29日,在通江成立了以邝继勋为主席的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红军每到一地就打土豪、分田地,使千百万受苦受难的穷苦百姓翻身得解放,人人有衣穿,个个有饭吃。“红军是穷苦人民的大救星”“红军是穷苦劳动人民的军队”、“红军是好人”的消息不胫而走。母亲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几个夜晚都睡不着觉,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在某天晚上,她趁着夜色从狮子岗一口气跑到大松树渡口,坐渡船过河,沿着河边的小路向通江县城方向跑去。整整一个晚上,她沿着崎岖不平的山区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走。天亮了,她终于来到通江城。她东找西问,找到了红军的报名处。

  报名处的红军说,他们现在只收男兵,不收女兵,并动员母亲回去,让她过些日子再来看看。母亲说:“我是童养媳,从婆家偷跑出来参加红军的,我已经没有家了,回罗家我是活不成的。我从罗家坪跑到通江城,把他们罗家的脸都丢尽了,我是没法活了。”听母亲说完,红军领导同意了母亲参加红军,把母亲安排到被服厂。那个被服厂刚成立,母亲去时总共只有两个人,也没有机器做衣服,都是用手一针—线地缝。几天后,被服厂增加到十八个班,女战士将近二百人,编成三个排,母亲当了一个排的排长。

  母亲参加红军后,罗家就到刘家梁要人,我们的外祖父刘新民来到通江城,找到母亲,动员她脱下军装跟他回罗家坪。母亲坚决不回去,外祖父气得发抖说:“你不回去,你从此就不是刘家的人,你也不能再叫刘仕英。”母亲则说:“我是红军的人,今后我不叫刘仕英了。”之后,母亲便改名叫“刘照林”。

  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妇女工兵营组建,它的前身是总经理部所属的妇女被服厂。妇女工兵营成立后,不仅要打仗、筹款、运送伤病员,还要做群众工作,为红军征集公粮。1934年3月川陕省委根据第三次党代会的决议,在长赤以原妇女工兵营为基础,成立了妇女独立团,三个营近千人。团长曾广澜,政委张琴秋,母亲为一连连长。

  漫漫长征路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突破刘湘部的“围剿”,强渡嘉陵江,退出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苦曲折的长征。母亲又被调到军部后勤独立二团担任连长,团长是林月琴。这时的红军一边行军打仗,一边深入农村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母亲跟随红四方面军,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包围到达川康边界的夹金山。但部队因粮食准备不充足,不能长途行军,在突破敌人的包围后,经过党岭山退守在炉霍、甘孜一带。

  经过一段时间的补给,红四方面军继续北上。我母亲所在连每人带步枪一支、子弹一百多发、粮食二十多斤,每三个人还要准备担架一副,行军中来不及煮饭,就生吃苞谷米、蚕豆、土豆、南瓜、菜秧子等充饥。经过48天的艰苦行军,战士们终于到达雪山脚下。在爬雪山时,母亲穿的是一身单衣,爬到半山腰时冻得打寒战,到处都是积雪,越往上走越感到吃力。身体弱的红军战士倒下去了,再也没有爬起来;走不动的坐下休息片刻,也再没有站起来。经过两个星期的行军,战士们才翻过了连绵不断的大雪山,到达山脚下。母亲和战士们利用休息的机会,把青稞采来,用火烧了烧就大吃起来,这就是当时的山珍美味。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战士们到达了西康、青海藏民区。随后,战士们每人准备了13天的干粮,准备过草地。

  这是一个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到处是一尺多深的泥潭,行军异常困难,一不小心就会踏入深深的泥潭。在过草地时,战士们遭遇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开始每天吃半斤干粮,后来减少到四两,最后几天一点粮食也没有,于是,战士们吃树皮、野菜、草根、皮带、皮鞋等来充饥。草地上的野菜、草根有些是有毒的,如果误食是有生命危险的。每当战士挖来野菜、草根,母亲总要首先尝一尝,如果没有反应,这些野菜、草根就是一顿充饥的食物。有一次母亲吃到毒草,呕吐不止,差点把命丢了。夜晚战士们就找一块干地,三三两两背靠背地睡觉,第二天早晨醒不来的人,就永远留在那里。因为阴雨连绵,身体虚弱,反动武装不断骚扰、打黑枪,原本预计13天走完的路,战士们28天才走完。

  1936年10月,母亲跟随红四方面军终于到达了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标志着三大主力长征的胜利结束。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