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 延安精神

【征文选登】习仲勋与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

23-08-02 16:18 来源:甘肃省正宁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编辑:高正武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是为了适应边区当时所面临的战争和经济、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而创办的一所新型的中等师范专科学校。习仲勋是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的创立者之一。学校在关中期间,习仲勋和关中分区领导给予很大支持。

  1939年10月,陕甘宁边区教育厅派干部到关中分区机关所在地新正县马家堡(今属陕西省旬邑县职田镇马家堡,当时属新正县三区阳坡头)筹办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关中分委高度重视,经过积极的筹备,1940年3月15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在马家堡正式成立。关中分委书记习仲勋兼任校长,王伯勋任党支部书记,刘端棻任副校长。1939年冬起,因国民党顽固派进攻关中分区,迫使二师屡次迁移。习仲勋对二师学校师生的安全非常关心,他强调说:“今天二师的任务是保障学校一百多名师生的安全,还要准备接收分区被顽军侵占区小学教师,担负保存干部的任务。学校要学会在反摩擦斗争中办学。”仅1940年3月30日至1942年底两年多时间,二师学校先后6次搬迁,7次建校,历经艰难坎坷。在频繁迁徙、转移的艰苦跋涉中,全校师生遵照习仲勋的教诲,以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战斗精神,战胜了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生活的艰难困苦,坚持“敌来我走,敌走我办,边走边办”的方针,出色地完成了边区教育厅规定的教学任务。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建校初期处于战争环境,习仲勋非常关心学校的的建设和发展。他几乎每星期去一次学校,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习仲勋还特别叮嘱学校的领导同志说:“学校要依靠群众,依靠地方党支部和乡政权,要和驻地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是学校安全的重要保证。”为了解决学校在生产劳动中的工具问题,习仲勋提出学校与群众变工互助,即学校派学生给群众锄一天地,群众帮学校犁一天地,既解决了学校的困难,锻炼了学生,又密切了与群众关系。

  1940年3月30日下午,关中分区军民在马家堡举行反汪拥蒋大会,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全体师生也参加了大会。关中分委书记习仲勋在会上向群众作了揭露批判汪精卫投日叛国的工作报告。在会毕后关中剧团公演秦腔《三岔口》之际,驻职田镇国民党军预备第三师补充团一营突然用火炮和重机枪轰击马家堡。同时,向新正县四区看花宫一带进攻,致使戏剧停演。所庆幸的是参加会议的干部、师范师生及群众安然无恙,但预备三师不断挑衅,有侵犯边区的迹象。关中分委领导当即决定,所在地区党政机关和关中师范立即迁移。当天夜里,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全体师生奉命迁到距离新正县马家堡约20里的三嘉塬索洛村。该村当时是个只有10多户100多口人的小村,忽然迁来一所100多人的学校,吃饭住宿都有很大困难。但在当地区、乡干部及群众的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持下,群众两三家合住一院,腾出院落和窑洞让关中师范的师生居住,有的教师和群众一同住在牲口窑里。当时,二师设有附小,高年级20多名学生随二师迁到索洛村,而低年级学生都是马家堡村的娃娃,未来得及搬迁,高年级学生到三嘉塬后并入南庄子初小,并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附属小学。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迁至索洛村后各方面条件比马家堡差,没有房屋,用窑洞做教室,窑洞紧张时,大树下也成了课堂。没有桌椅、黑板,就借用群众的门板当黑板,每个学生制作一块小木板放在膝盖上当桌子。三嘉塬没有驻扎边区部队,学校虽然在后方,但离职田镇国民党驻军比较近,师生的安全仍受到很大威胁,所以学校师生在村口修了碉堡,学生日夜轮流放哨,夜间教师轮流查哨值班。

  学校的课程参考边区教育厅颁发的《边区师范学校章程》开设了国文、政治、数学、历史、地理、自然、社会科学、教学法、美术、音乐等。根据当时战争形势的要求,增设了军事课,请当地有军事经验的干部作报告,主要内容是讲游击战争及一般军事知识,讲怎样配合地方做好群众工作。再就是补充课、课外报告,由学校生活指导处根据学校师生中各种问题来拟定项目,由校内教师兼任和请分委、县领导讲授。补充课规定在每周六的上午,下午为全校的“救亡日”,主要为学生会活动。当时学校教师少,每个教师除教课外,还得负责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很辛苦。刘耿任教导主任兼代政治,李达教历史、自然并兼任总务主任,石大康(黄兢)教国文、音乐并兼一个班的班主任,贺三多教数学兼学校保卫工作,刘端棻副校长除负责学校全盘工作兼讲教学法而外,还兼做时事报告和群众工作。除国文外,其他课程都是教员自编教学提纲,经教导会议讨论通过后,教员在课堂上讲,学生记笔记,每周最少有两次学习讨论会。

  根据关中分区形势发展的需要,学校提出“巩固教学,保卫关中”的口号。所谓“巩固教学”,就是要使干部师生精诚团结,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认识,把学校办好;所谓“保卫关中”,就是学校积极配合当地党政军,动员群众参加“反摩擦”的武装斗争。因此,学校成立了一个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刘端棻兼任,下设三个股,创办诗歌小调、宣传墙报,演出小戏,每周组织宣传队去关中分区所在地长舌头集市搞一次宣传活动。并积极响应边区政府的号召,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积极开荒种地。因无劳动工具,就和群众“换工”,学校师生为群众的小麦除草,群众给学校牲口开垦荒地。在艰苦的条件下,关中师范学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一面学,一面做,挖窑洞,建校舍,开荒,种地,纺线织布,缝衣,做饭,砍柴烧木炭。1940年,挖窑洞14孔,开荒100亩,烧木炭1.5万斤,烧柴全部自给。在物资困难的情况下,师生们用弹壳和木棍制成蘸水笔,用熏烟制成墨水,用猪鬃制成牙刷,用核桃制成算盘珠,用石板和沙盘代替纸张,用香火和石日晷代替钟表,用食盐代替牙膏。就这样,既克服了困难,又学得了文化知识,还锻炼了革命意志。

  1940年5月19日,国民党军队抢占了我关中分区党政机关驻地马家堡后,还不时步步紧逼边区。关中分委书记习仲勋来校作了时事报告,并传达了分委为了100多名师生的安全,准备让二师迁移的决定,初步决定先迁移到新宁县,再不行,可北迁至南梁老家。5月24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奉令迁往新宁县傅家山。山嘉塬群众用二十多头牲口驮着图书、教具和日用品送师范到二百多里外的新宁县傅家山。新宁县党政机关当时驻湘乐,距离傅家山约3里。8月下旬,陕甘宁边区的反磨擦斗争取得了胜利,关中分区形势也相当平静了一些。习仲勋指示二师又由傅家山迁回距离分区领导机关驻地较近的新正县三区阳坡头后掌村。1940年11月下旬,形势又趋于紧张,习仲勋以关中分区党委常委会名义指示二师:一、学校要加强集中领导;二、学校组织要简单灵便;三、全校实行半军事化;四、学校党组织要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党员要起核心作用,去巩固学生情绪。指示下达不久,国民党顽军又进攻边区。24日晚,师生又急行军迁到陕甘交界的蜈蚣洞。翌年10月,鉴于关中分区党政机关要迁往马栏,习仲勋建议二师搬迁到马栏镇以西8里地的黑牛窝。至1943年初,又于关中警备区司令部调换,迁至马栏,更名为马栏师范。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诞生于国民党顽固派向边区发动武装进攻的炮火之中,短短时间内就经历七次建校,六次搬迁。如何适应特殊的历史环境,如何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开一新的校风,保证吃饭、住宿和教学不间断进行,成为习仲勋和其他校领导考虑和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他们提出“白手起家,艰苦办学”的方针。每迁到一地,师生自己动手,打窑洞,建校园,解决衣、食、住、教问题。1941年10月,学校迁至黑牛窝后,即开展了“十月劳动建校节”活动。一个月内就打成新窑洞八孔,整修旧窑洞十二孔,基本满足了住宿、教学、办公及生活需要。有时在搬迁过程中,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教学。没有教室就利用牛窑或露天上课;没有教材,教师自己编写;为了节省灯油、纸张,还采取晚上上音乐课,改书面试卷为课堂问答、沙盘练字、演算等,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坚持教学工作,并逐步建立了符合实际和自己特点的教学秩序。

  习仲勋回忆和评价说:“二师有不少时间游居在山村群众的土窑洞里,有时在旷野、林间以至行军途中坚持教育和上课。当时学校流行这么几句顺口溜:‘庙宇是学校,大地是课堂,借日月星光,读大块文章。’没教材,老师自编自选;没黑板,借用群众的门板;没粉笔,用黏土块制作土粉笔;没纸,利用桦树皮和旧报纸;没桌凳,坐的是砖头石块,膝盖当课桌。自己打柴烧木炭,开荒种粮种菜,采野菜,纺棉线,白天上课,晚上放哨,还搞军事训练和演习。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政治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始终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特定历史年代里,二师培养出数以千计的人才,分布在党、政、军和财、建、教、新闻、文艺、出版、医疗以及工、青、妇等各个方面、各个战线。”     

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学校用印        

习仲勋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师范题词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