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强
阳春三月,柳绿桃红。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来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这是我第一次到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摇篮、共产党员的圣地学习。半个月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转瞬即逝,学习结束之际,有一些感怀、感悟、感慨。
感怀:搞清楚从哪里出发,才能想明白该如何抵达
历史启迪现在,历史照亮未来。
经过十余天的系统学习,结合这些年的零散思考,可以用五句诗概括我对学习党史、修养党性、坚守党心这些生动教材的粗浅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强意志;“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宽广视野;“军民团结如一人”的群众路线;“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磊落胸怀。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延安学习的这十几天里,瞻仰一处处旧址,观摩一件件实物,聆听一个个故事,不由人不抚今追昔、感慨满怀。80年前,贫穷的延安为什么会成为有志青年的天堂,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50年前的梁家河,又是怎样让年轻的习近平从迷惘、彷徨培养出“要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触摸到我们党的初心,才能时刻铭记自己的使命。
感悟:要有战略定力和勇气,更要有理论觉醒和自信
实践已经反复证明,面对风云变幻的斗争和纷繁复杂的抉择,要想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必须具有战略定力和勇气。这种定力是来自于理论的觉醒、成熟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自信与坚定。不断增强制度自信,就要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和把握我们的制度探索解决了什么问题,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一是打破了“普世价值”思潮的迷思。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实践,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特别是在西方正面临一系列制度危机的背景下,愈发彰显出制度优越的光芒;从微观层面看,所谓多党制、三权分立等才能制约权力、消除腐败等西方制度建设的理论假设,已经被实践证伪,而频遭西方攻击的中国政治制度,却实现了经济腾飞、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生态改善。二是贡献了中国政治哲学的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汲取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智慧,同时又契合了现代政治文明的价值追求。例如,我们党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很好地解决了执政效率与权力制约的平衡问题。此外,德治与法治的平衡、效率与公平的平衡、行政与监督的平衡等,都闪耀着中国政治哲学的思想光辉,为人类制度建设贡献了智慧。这一点,也得到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认同。有西方学者在论述民主政治中的多数规则时,就倡导发扬中国政治文化传统,鼓吹采取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是丰富了人类制度建设的内涵。我们党执政近70年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包括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等在内的一整套与时俱进的执政理论。这些理论和实践探索,充实了政治学关于制度建设的内容,丰富了制度建设的路径,拓展了制度建设的空间。
在当今各国的制度探索和建设中,哪些是人类制度文明的共同追求,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哪些是人类制度探索的地方性记述、局部性概括、阶段性总结,需要根据各自国情和时代需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扬弃和实践;哪些是人类制度建设的迷思和误区,需要结合已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大胆地破除和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探索,让我们很有必要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只有从理论上讲清楚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制度自信。
感慨:我们的理论,理应掌握更多的群众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掌握最广大的群众。
但是毋庸讳言,我们在这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还不时涌现,还有一定的市场;二是学理论、用理论的热情和自觉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还显得参差不齐,特别是在年轻一代当中还不尽如人意;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在时代化、通俗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归结起来又主要是第三个方面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在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比对和斗争中,具备难以辩驳的逻辑性和不可战胜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同样是科学,而且是符合中国实际、顺应中国国情、解决中国问题的科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对中国社会而言,是一种“彻底”的理论,是能够说服人的理论,理应掌握群众。因此,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成了一个更为现实、更为重要的问题。
在延安学习期间,各种专题式学术讲座、浸入式实景教学、体验式现场讲解,无不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无不饱含理性、饱含激情,它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抽象的推理,不是空虚的展示。只要有用科学理论掌握群众的政治自觉,有实事求是、探求真理的学术自信,我们的理论一定能够找到能被群众接受的有力支点。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原本就应该是雄浑的、深刻的、壮美的、动人的。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都应该有这样的自信、有这样的自觉。
(作者系中央党校厅局班学员、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