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 理论文选 >> 光芒论坛

何军民:如何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

18-10-09 10:37 来源: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编辑:狄东阳

  甘肃行政学院 何军民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振奋人心,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现代化是一种目标,是一种方向,也是一种观念。现代化,既包括社会生产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思维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现代化。

  立足当下,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贫穷落后、被动无奈一度成为甘肃的代名词,部分干部群众士气低落,劲头不足,找不到方向,成为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焦虑。甘肃怎么了,甘肃怎么办,甘肃发展怎么干,成为了每个有良知的甘肃人的拷问。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苦难能兴邦,艰辛砥砺志。今天的甘肃,需要拨开遮蔽我们前行的迷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全面和小康的内涵式发展。更需要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夯实坚实的基础,增加长足发展和永续进步的动力。

  敢于担当,无疑是提高内涵式发展水平和永续进步的动力的不二选择。什么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有这样的精辟论断:“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对广大干部的重要考验,也是甘肃加快发展,走出低谷,摆脱焦虑,走向新生的动力。

  最近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着眼于破除庸政懒政怠政和不作为慢作为怕作为,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为广大干部如何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指明了方向,撑起了腰板,鼓足了劲头,汇聚了力量,增加了能量。

  担当就是一种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岗位责任。担当,有政治担当,政治担当讲忠诚,把方向,强调以人民为中心。担当有历史担当,历史担当讲作为,重实干,强调遵循规律,有所为有所不为。担当也有责任担当,责任担当讲履职尽责,建功立业,强调有实效有业绩。

  敢于担当是历史责任,是时代使命,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迫切需要。马克思说过:“人始终是主体。”广大干部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中枢,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领头羊”。领导干部自身的现代化思维和意识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广大领导干部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承担责任,勇敢地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责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才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才能使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追求”的承诺变成现实。

  敢于担当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境界。敢于担当,不是讲给普通老百姓听的,而是对广大领导干部的明确要求。敢于担当的能力,既是外在力量的汇聚,也是内心智慧的爆发。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需要修炼,需要标配,更需要昂扬。

  涵养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君子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两大特质是相伴而生,兴盛不衰的。一个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君子人格,另一个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君子人格是一个具有永久魅力的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为突显也最为稳固的坐标,也是中国人不懈追求、奋力攀登的人格高峰。“家国情怀”,则是一种宏大而细腻的民族情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也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一种理想追求。君子人格与家国情怀相生相伴,既是中国传统社会毫无疑义的道德制高点,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者。“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一点一滴的,我们不能指望倏忽之间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是需要我们一个个的个体一点一滴地去推动。如果我们拥有了具有浓厚的家国情怀的君子人格,慢慢地做优了自己,超越了自我,绵绵用力,由一个个的小我汇聚成一个个的“大我”,就能够引领身边人,影响一大片,带动一大批,久久为功,我们的社会就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和更新,现代化和文明的推进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让专业化成为干部的“标配”。高素质专业化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高素质强调德,专业化注重才。专业化能力既包括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也包括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专业素养来源于专业思维,专业思维实质就是一种科学思维,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总是能够遵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求真知,求真理,求常识、求常理。专业精神是养成专业作风的基础。我们爱岗敬业,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就能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更高效地为人民服务。我们拥有了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工匠精神、真善美的精神和科学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以及由此衍生的独立性、宽容、自由、公正、人的尊严和自重等一个现代人应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情操,我们也就掌握了抗衡和抵御现代社会的种种流行病——极端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物欲主义、拜金主义的有效解毒剂。我们专注投入,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才能以过硬的专业化能力经得起实践检验和组织的检阅。

  挺直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社会脊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从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始终不改信仰,坚持按规律办事的范仲淹,到“地狱不空、誓不为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发大愿救苦救难的地藏菩萨,再到三十二年年年都像焦裕禄的全国扶贫状元韩正卿和“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的感动中国人物草原曼巴王万青,还有不论白加黑,还是5+2或8+x,奋斗在精准脱贫一线的千千万万的基层干部,我们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总离不开这些实干苦干的中国脊梁。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现代化也是干出来的。我们的民族需要精神,我们的社会更需要脊梁。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劳动奉献者和为理想而奋斗者都是全社会的脊梁,我们广大干部,特别是共产党员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挺起中国的脊梁,做新时代的中流砥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负重前行、爬坡越坎、勇于担当、不负重托。

  作者简介:

  何军民,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科研管理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领导美学、民族政策等领域。

  主持完成了《甘肃省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思想动态调查分析》《甘肃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调研报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甘肃深入推进“两个共同”示范区建设问题探析》等数项省部级社科理论项目。编著《甘肃城乡基层治理案例精选》干部培训教材1部。

  在《甘肃日报》《中国民族报》等报刊发表《以精神扶贫助推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廉政建设中的价值作用》《从扶贫状元韩正卿看甘肃精神的当代价值》《“两个共同”示范区:甘肃民族地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平台》等理论文章多篇。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