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 书画欣赏

毛泽东长征途中在甘肃创作的两首诗词及其他

18-09-26 15:30 来源:甘肃省延安精神研究会 编辑:狄东阳

  【毛泽东诗词与文化自信】征文

毛泽东长征途中在甘肃创作的两首诗词及其他

  孙瑛

  [摘要]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原名《念奴娇·登岷山》,诞生在甘肃境内,且早于《七律·长征》。甘肃应该加大对以毛泽东这两首诗词为代表的长征文化资源禀赋的认识与研究,并整体规划后系统开发利用,以造福陇原人民。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甘肃红色资源禀赋整体规划开发

  一、毛泽东《念奴娇·昆仑》一词的原名是《念奴娇·登岷山》

  现存毛泽东手稿照片清楚的表明,《念奴娇·昆仑》一词的原名是《念奴娇·登岷山》,时间是1935年,原稿现存中央档案馆。1957年《诗刊》1月号公开发表时,毛泽东将词名修改为《念奴娇·昆仑》,许多人就此淡化了原来的诗名。存疑点是,诗坛泰斗臧克家作为《诗刊》的主编,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到这一问题。毛泽东诗词研究专家蔡清富、李捷在《新诗改罢自长吟——谈毛泽东对自己诗词的修改》一文谈到了对这首诗词的修改内容,但没有谈到毛泽东对这首诗词改名之事。

  二、《念奴娇·登岷山》,诞生在甘肃境内,而且早于《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一诗,因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句,其诞生地在甘肃境内已经没有多少争议了,争议的只是具体时间和地点。绝大部分研究者受《诗刊》第一号的影响,坚持1935年10月诞生说,但也有极个别学者撰文认为此诗词产生于1935年9月。9月12日开始至当月底,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哈达铺改编为陕甘支队)正在甘肃境内活动。

  笔者反复查证发现,毛泽东另一首著名的诗词——《念奴娇·昆仑》它也诞生在甘肃境内,而且早于《七律·长征》。认为这首诗词诞生在甘肃境内的除《毛泽东与甘肃》的编者外,专家学者只有陇南市党史研究室主任罗卫东一人。他认为,《七律·长征》和《念奴娇·昆仑》一诗一词诗都诞生在哈达铺。但更多的学者还没有发现这首诗它的原名是《念奴娇·登岷山》,更不用说它的诞生地了。所以,一些学者在论述毛泽东长征诗词时,认为《七律·长征》之后,毛泽东又创作了《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两首诗词。臧克家对《七律·长征》加注时则认为这三首诗词“都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李捷、闻郁在《诗史与史诗的和谐与统一——毛泽东诗词写作背景介绍》一文指出:“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之时,国内局势正发生急剧变化……中共中央正在酝酿实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方针。”但作者在随后的阐述中又说:“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登上岷山(可以看作是昆仑山的一个支脉),但见群山蜿蜒,一片皆白。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联想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一篇气势恢宏的词作在胸中升腾,这就是《念奴娇·昆仑》”看出来,作者笔下有含混不清。因为,该词作一直被认为诞生于1935年10月。党中央又是10月19日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到后不久就开始酝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的,毛泽东在1958年12月也曾明确指出:“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所以,得出这首诗诞生在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后的结论似乎也合乎逻辑。但笔者认为《念奴娇·登岷山》应该就诞生在岷山上面,从时间上说应该是1935年9月。这首诗词的手稿照片上只有1935年,而没有具体月份。不知什么原因,1957年《诗刊》1月号刊载时,将这几首诗词的创作时间全部写成了1935年10月。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刊发诗词的刊物,首次就集中刊发毛泽东诗词18首,其影响力可想而知。1996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印的《毛泽东诗词集》也仍然取此说。

  毛泽东创作的与长征有关的八首诗词,几乎都与山有关联,登山赋诗,借景抒怀是毛泽东喜用的手法。所以,毛泽东登上岷山山顶,只见群山连绵不绝,坐坐山峰都被皑皑白雪覆盖,活像一个个“玉龙”。联想到红军外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内受张国焘分裂主义干扰破坏的艰难处境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民族危机,毛泽东文思泉涌,产生了“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的英雄豪情,《念奴娇·登岷山》油然而成。下了岷山后的当晚,毛泽东就居住在山下的鹿原里,在那里一共待了两天。此间,根据电文、日记、回忆录等文献记载,在毛泽东领导下对部队的后勤保障部门进行了整编。20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及主力部队到达哈达铺。当时的哈达铺是陕甘等地入川的交通要道,商贸重镇,货物较为充足。长途跋涉的红军将士们在这里得到了充足的补给休整,最为主要的是在哈达铺的邮电代办所里,找到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发行的各种报纸,上面刊登了国民党军队“围剿”陕甘红军的信息。这些信息告诉毛泽东等党中央的领导人,陕甘革命根据地真实存在,长征的红军终于有了明确的落脚点。所以,张国焘分裂主义的阴霾开始消散,党中央坚持北上抗日选择的正确与胜利前景展现在眼前,一首豪迈的《七律·长征》跃上心头。有了明确指向的党中央率领陕甘支队迅速北上,9月29日,部队占领通渭县城,这是红军过雪山草地以来占领的唯一一座县城,兴致颇高的毛泽东向一纵队一大队先锋连的将士朗诵了《七律·长征》。

  综上所述,《念奴娇·登岷山》在创作的时间上要早于《七律·长征》,而且两首诗都不是诞生在10月,而是9月。

  三、毛泽东为什么要改诗词名称?

  岷山山脉分为南北两支,有几十座海拔超过4500米的山峰,山顶终年积雪,向西与昆仑山脉相联,因此,也被认为是昆仑山的一个支脉。但昆仑山比岷山著名,对于中国人来说,昆仑山是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神话中心,不论老幼,只要知道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西王母系列故事的人就肯定知道昆仑山,而知道岷山的人则不多。加上,词以“横空出世,莽昆仑”起头,这可能是毛泽东改诗词名称的主要原因。

  加强研究与系统开发利用,造福陇原人民

  笔者从研究挖掘这首词诞生前后的历史为源头,联系甘肃对长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围绕增强对甘肃境内长征文化资源禀赋的认识和开发利用,谈几点认识与思考。

  挖掘研究毛泽东在甘肃境内创作的诗词为着力点增强对甘肃长征文化资源禀赋的认识。红色资源作为历史馈赠的厚重礼物,是构建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它犹如不灭的灯塔,引领人们生命的坐标。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发生了红一、四方面军由会合到分裂、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事件。党中央率领红一、三军团的几千人马进入甘肃后,未来的道路选择显得更加艰险。为统一思想、卸下包袱、轻装前进,党中央召开了政治局俄界会议,对张国焘分裂主义做了初步的批判与总结,暂时翻过这沉重的一页。但到底要到哪里落脚依然是不明朗的,所以会上只是决定要向陕甘边界靠近苏联的地方前进。等打下腊子口,翻过岷山,到达哈达铺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按毛泽东的话说,中国革命的局面“万里长征,千回北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其标志就是有吃有喝体力恢复了,落脚目的地清晰呈现了,精神更加愉悦了,部队经过改编更加精干更有战斗力了。自此后,甘肃成为红军三军大汇合、革命力量大团结之地,也是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地,更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国民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由敌对走向合作抗日的出发之地。所以,甘肃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关键之地。放到这个视角回头看,甘肃这块地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还真是不容小觑,它承载着极为丰富的党史文化信息,长征文化则是其中最耀眼的。

  挖掘研究毛泽东在甘肃境内创作的诗词为主导加大对甘肃长征历史文化的系统研究。甘肃的长征文化资源禀赋很高。但问题是,我们后来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和作用,只是抓住了哈达铺是“长征路上加油站”、榜罗镇会议决定落脚陕甘革命根据地、通渭是毛泽东朗诵《七律·长征》地、会宁是红军三军大会师之地等等这样一些文化碎片,加上山大沟深的地域和经济长期落后的限制等因素,各县区单打独斗地进行解读和宣传,始终没有将这些红色文化的信息系统化地研究并加以规划设计,造成禀赋很高的文化资源迄今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以造福人民。以哈达铺为例进一步说明。

  哈达铺是迄今为止,在甘肃境内除会宁以外最为出名的长征纪念地,名就名在时任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政委的杨成武说它是“长征路上加油站”,还有后来有人提出中央决定北上陕甘的决定也是在这里做出的。“加油站”是从物质层面给哈达铺的定位。对于饥饿的战士来说,物质上的补充确实是体力的加油站,但对党的领导层面来说,精神层面的加油补充才是最最重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当时的现实就是:长征到哪里去落脚?这是长征开始前和开始后一直困扰我党的核心问题。这个答案,是我们党的领导者群体在哈达铺找到的:到陕甘根据地去!这个答案,既抓住了历史活动的根本,也让干部战士看到了希望,而且是触手可及的希望,只有七八百里路的希望,从而激发出来更大的力量。这中精神力量,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有型的,如毛泽东创作的《七律·长征》,洛浦的《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运动》,博古的《陕西苏维埃运动的发展与我们支队的任务》,彭佳伦在哈达铺创作的歌曲《到陕北去》,还有许多更加珍贵的日记等等,都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明证。

  但我们在挖掘历史时,过分的关注了物质产品对一方面军或者说陕甘支队的“加油站”,而忽略了对二四方面军的物质“加油站”,最主要的是忽略了精神产品的“加油站”作用。当然,精神层面的研究工作也不是完全没有做,比如,我们使用的一个大胆说法——“一张报纸定乾坤” ,但好多年过去了仍然颇有争议,而我们自己底气也不足。至目前还没有人能理直气壮地说清楚到底是不是一张报纸定的乾坤?是哪一张?一些亲历者的回忆有一张说,更多的则提到了多家报纸,典型的如时任红1师红1团先遣队政委的聂荣臻回忆是《山西日报》,时任中央纵队秘书长的刘英则回忆说,“主要是七、八月间的天津《大公报》,《民国日报》、《中央日报》、《西安报》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他们翻读这些报纸,谈得眉飞色舞。”而洛甫《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革命运动》一文,从头至尾向干部战士通报的消息都是大公报的,博古的文章则更直接的说明,他的文章的消息源就是“参阅洛甫同志:‘发展着的陕甘苏维埃运动'一文”。问题出在“一张”这个词上,到底是哪一张报纸?迄今没有确切的答案,实际看也不是很具象的“一张”。许多专家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也提出不同的观点。再比如,《念奴娇·登岷山》《七律·长征》两首诗词都是在哈达铺创作的观点,最早是陇南党史专家罗卫东提出的。但到底是不是,迄今还是自娱自乐,还没有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像这样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下一步都应该加大力量去挖掘,下决心搞清楚。如果确实是在甘肃境内创作的,相关部门就不能让它仅仅停留在学术研究层面,而是要抓住机遇将它还原,因为这首词从诞生到改名、改词、改句,其间也有几十年的历程。1957年《诗刊》1月号发表毛泽东诗词18首,毛泽东改了这首词的名称。1958年9月文物出版社将18首加上《蝶恋花·答李淑一》共19首诗词结集出版成书,许多人开始注解这些诗词。当年12月,毛泽东看后发现有些注解的不准确或不对,因此,他亲自又做了批注。在批注中他将“一截留中国”一句改为“一截还东国”,使这首诗词气势更加磅礴,意境也更加雄伟。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目前我们看到的最权威本---中央文献出版社《毛泽东诗词集》刊载的是“一截还东国”。臧克家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增订二版本刊载的也是“一截还东国”。它的几次改动一方面反映了诗词创作者对作品本身的负责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心路历程。中央文献研究室曹应旺认为,这首诗露出了毛泽东对世界革命的整套思想体系的最初光芒。如果将这首诗词承载的文化信息在岷山下的绿叶村毛泽东旧居里作为一个主题陈述、陈展,应该是一个价值不菲的红色文化纪念馆。同样,搞清楚“一张报纸定乾坤”的真相,深化哈达铺“加油站”的意义和作用,也同样会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承载的文化价值再提升。

  以挖掘研究毛泽东在甘肃境内创作的诗词文化引领在党委领导下,以政府主导,加强和加快对长征文化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为扶贫攻坚工程助力为百姓生活的长改善助力不能否认,红军长征所过地域,绝大部分都是省域交界且山大沟深、穷山恶水之地,百姓生活比较艰苦。这些地域,也是多年来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利用红色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所等党史资源,带动旅游产业发展,造福地方已经是旅游开发和党史宣传教育的新形式。笔者认为,甘肃相关部门要组织人力将全省长征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整理,建议成立甘肃长征文化研究会以重点开展这项工作。在此基础上,将全省的长征文化资源统筹规划,结合地域特点,将承载长征文化元素的40多个县份合理地划分为几条旅游线路,让那些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县内外有自驾游能力和有兴趣爱好的人能走得到、看得清、搞得懂,让他们觉得有意思,值得看,看了之后有启发受教育。因为这样的开发不是一个馆、一个点的事,而是全省联动,因此,只能有政府主导进行。具体在一市一县区,也应该是在政府主导下,与周边地域环境结合起来,靠项目整合,周密规划,走与其它特色资源打包联动,共同开发的路子,红色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活起来,既发挥资政育人作用,又可以助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近些年,贵州省对红色文化强势开发利用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值得我们在长征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借鉴。

  作者简介:

  孙瑛: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处长、副教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